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品牌”的跨越,不仅需要产品力的提升,更需要供应链平台发挥生态赋能作用,构建品牌培育的新土壤。
近日,国务院国资委印发《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中明确提出,加强全流程品牌管理,将品牌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战略。这一政策背景下,阳采集团作为供应链领域的领军企业,被授予中北高新区商标品牌指导站的意义已超越个体荣誉。这标志着——
供应链平台企业正从传统的交易服务商,
转型为品牌培育与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者。
01政策东风:国家战略指引下的品牌与场景新机遇
当前,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,市场竞争正从“数量扩张”“价格竞争”向“质量型”“差异化”的商标品牌竞争转变。这一转型背景下,国家层面密集出台多项政策,为品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指引。
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,要加强全流程品牌管理,将品牌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战略。与此同时,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推进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,将其作为加强商标品牌建设的重要载体。
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,八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》明确,到2030年培育100家左右全国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,在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基本建立深度嵌入、智慧高效、自主可控的数智供应链体系。
供应链平台的角色因此发生深刻变化——
从单纯追求交易效率,转向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韧性。
阳采集团实践发现,现代供应链平台需同时扮演三种角色:
产业需求的感知者、创新要素的组织者、品牌价值的赋能者。
02“千企百城”行动:品牌赋能的新机遇
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23年启动的“千企百城”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,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家商标品牌优势企业和100个商标品牌优势区域,旨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。这一行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。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,品牌不仅是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的象征,更是国家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。该行动通过系统性的政策引导和资源配置,推动中国品牌从“制造”向“创造”转变,从“产品”向“品牌”跃升。
阳采集团此次被授予商标品牌指导站,正是其积极响应并深度参与“千企百城”行动的具体体现。作为一家服务数千家央国企和众多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平台,阳采天然地具备了连接产业、赋能生态的优势。阳采供应链汇聚了大量优质的供应商资源,其中不乏拥有核心技术但品牌知名度不高的“隐形冠军”和“专精特新”企业。阳采可以利用指导站的身份,将这些企业纳入品牌培育的重点服务对象,为其提供从商标注册、品牌策划、市场推广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全链条服务。
例如,阳采可以开放其标准化的商品数据库和AI分析工具,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市场需求,开发符合市场趋势的自有品牌产品。同时,阳采还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客户网络和市场渠道,为优秀的国产品牌提供“市场直通车”,助力其快速打开销路,提升品牌影响力。
通过这种方式,阳采正在将自身平台优势转化为品牌赋能的能力,从赋能企业的数字化采购,升级到赋能企业的品牌化发展。
03数字化底座:构建协同共生的新生态
阳采集团在构建其供应链体系时,将商品品质置于首位,并为此独创了一套严苛的“三轮叠加优选”模式,该模式被《2024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》评为“央国企优供优服优配”的标杆。
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AI大模型对海量的商品数据进行动态筛选和治理。第一轮“商品优选”,基于历史采购大数据和行业需求预测,从超过3200万个SKU中,精选出77万个核心产品池,确保了商品的广度和适用性。
第二轮“自营主导”,阳采与超过15000个一线品牌建立直供合作,通过规模化采购和长期协议,锁定了超过60%SKU的独家或优势供应权,从源头上保证了商品的正品率和价格竞争力。
第三轮“自有品牌开发”,阳采的自有品牌开发遵循独特的“阳采逻辑”,即在关税推高进口成本和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双重背景下,通过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和柔性定制,为消费者提供“高质低价”的产品。
阳采可利用其AI大模型分析海量的行业采购数据,精准识别出市场需求旺盛但现有供给不足或性价比不高的细分领域,如矿山机电配件、工业变压器等,进行定向开发。
阳采依托其庞大的供应商网络和标准化的数据体系,对从原材料采购、生产制造到仓储物流的全链路进行垂直整合,最大限度地压缩中间成本。同时,阳采建立了严格的“阳采标准”,对自有品牌产品进行全流程的品质管控和认证,并通过“区块链+物联网+一物一码”技术实现全程可追溯,确保产品质量。
通过这种模式,阳采的自有品牌不仅实现了对进口产品的有效替代,降低了客户的采购成本,更通过高品质和强适配性,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,成为阳采品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04阳采的角色:从平台到伙伴,共建品牌之路
阳采集团的最终目标,是构建一个开放、协同、共赢的数字化供应链生态共同体。为此,阳采积极向生态伙伴开放其核心能力和资源。例如,阳采计划向合作伙伴开放其积累了70万SKU的标准化商品数据库,以及经过实战验证的AI需求预测模型。
这意味着合作伙伴可以直接利用阳采的数据资产和技术能力,快速构建自己的数字化采购和供应链体系,而无需从零开始。此外,阳采还通过举办供应商大会、产业峰会等形式,搭建起一个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,促进信息、技术、资本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匹配。
通过这种方式,阳采正在将自身从一个中心化的平台,转变为一个去中心化的、网络化的生态赋能者,与所有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一个阳光、高效、低成本的数字供应链生态,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价值共创。
从商标品牌指导站落户阳采来看,阳采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蜕变。阳采不再仅仅是一个追求商业利益的个体,而是成为推动产业进步、赋能品牌崛起、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重要力量。
阳采通过AI创新与品牌生态的双轮驱动,利用技术穿透业务壁垒,构建去中心化的采购网络,正在助力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中,从被动的参与者,转变为主动的规则制定者和价值创造者。
在新疆、在甘肃、在东北,阳采集团的区域供应链赋能计划正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。从太行山麓到西北边陲,数字供应链的触角正深入中国经济的毛细血管,将一个个孤立的产业集群连接成有机整体。
随着“千企百城”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的深入,以阳采为代表的供应链平台将不再只是商品流通的管道,更是品牌孵化的摇篮、技术创新的沃土、产业升级的引擎。这一转变,不仅重塑着供应链行业的价值逻辑,更为中国品牌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。

